贷款平台强制购买权益包?一文看懂你的真实选择权
来源:故事之家 发布时间:2025-04-20 18:00:03 作者:张震
最近很多朋友在申请贷款时,都会遇到平台推荐的"权益包"服务。这些动辄几百上千元的增值服务到底能不能不买?买了会不会被坑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清楚,从法律效力、真实案例到应对技巧,帮你守住钱包做明白人。 咱们先搞懂基本概念。所谓权益包,就是贷款平台额外兜售的"增值服务套餐",可能包含快速放款、提额券、优先审核之类的服务。注意看这里的关键词——额外和套餐。比如有用户投诉,借8100元却被强制搭售570元权益包,算下来实际到手只有7530元。 重点来了:根据我国《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》,贷款业务不得强制捆绑销售。但现实中平台常玩文字游戏,比如在借款流程里设置"不勾选权益包无法进入下一步",或者放款后突然弹出账单要求支付。这种套路本质上就是变相砍头息,把高利息拆成"服务费+利息"两部分。 先说结论:法律上可以不买,但实操中有风险。看几个真实案例: 这里有个关键点——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%。很多权益包+利息的总成本刚好卡在36%这条法律红线上,这种情况即便起诉也很难维权。建议大家算笔总账:假设借款1万,分12期,如果权益包要付3000元,加上利息就可能超标。 根据现有投诉案例,总结出三招实用技巧: 特别注意!如果遇到催收威胁"不付权益包就上征信",千万别慌。目前没有持牌机构会把服务费纳入征信记录,但建议打客服电话录音确认,保留好还款凭证。 根据2022-2025年的投诉数据,下面这些套路最高发: 建议大家每次借款前,先到中国裁判文书网搜下平台名称,看看有没有相关诉讼案例。比如某平台因为强制搭售被法院判决退还服务费,这类判例就是咱们维权的重要依据。 说到底,权益包就是平台在监管夹缝中搞出来的创收手段。作为普通借款人,咱们要记住三个原则:能不买尽量不买、必须买要留证据、被强卖要敢维权。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你说对吧? 最后提醒下,如果遇到年化利率超过36%的情况,直接打12378银保监投诉电话。别信平台说的"我们合法存在所以收费合理",法律规定的利率红线,谁来都得认。
一、权益包到底是个啥玩意儿?
二、不买权益包到底行不行?
三、遇到强制搭售怎么破解?
四、这些情况你得多长个心眼
五、写在最后的话
·上一篇文章:贷款平台还款截图工具使用指南:助力理财规划与信用管理
·下一篇文章:2025年低息贷款平台推荐:这8个渠道利率低至3.9%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023yb.com/mj/30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