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2025年清退小额贷款平台名单及风险警示
来源:故事之家 发布时间:2025-04-18 19:03:01 作者:张震
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趋严,小额贷款行业经历深度洗牌。本文整理了2021年至今已确认停止运营或进入破产清算的网贷平台名单,结合真实案例剖析行业现状。文章重点讨论平台倒闭后的债务处理、幸存机构运营模式及普通用户的理财避坑指南,帮助读者在复杂环境中保护自身权益。 从公开资料来看,这些平台清退原因主要集中在高利率投诉、资金链断裂和非法吸储三个方面: • 熊钱包(2021年):因实际年化利率超36%被大量投诉,最终因无法兑付出借人资金停运 这里要特别注意,像亮分期、钱酷这些2019年前后暴雷的平台,现在仍有第三方催收公司追讨欠款。有借款人反映,原本借8万现在要还50万的情况确实存在。 很多人以为平台倒了就不用还钱——这可能是最危险的误解。从上海夸客金融的案例看,97名借款人因逾期被招行封卡,即便平台已立案侦查,债务关系依然有效。法院判决时主要看两点: 有个真实案例:小明因母亲重病导致网贷逾期,虽然起诉后法院减免了部分利息,但原始借款和合法利息仍需偿还。这说明遇到困难要及时协商,千万别玩失踪。 现在还能正常运营的平台,基本都完成了这两项调整: 像拍拍贷这类老牌机构,现在放款前要查三个月内的征信查询次数。不过也有例外,某些地方性小贷还能做「征信白户」业务,但额度普遍不超过3万。 从监管文件看,2026年前可能出台网络小贷注册资本金10亿元的硬指标。这意味着现在全国300多家持牌机构,估计要淘汰掉80%以上。 结合这几年暴雷案例,给大家三个实用建议: 如果正在用某些小贷,建议每季度查一次人行征信报告。有用户发现,某倒闭平台在征信上仍显示为「呆账」,这种情况要主动联系金融机构处理。 说实话,现在这个行业确实不好混。前两天还有个同行抱怨,以前月放款千万的平台,现在能做到百万就要烧高香。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,行业规范对老百姓是好事,至少不用天天担心踩到「砍头息」的坑。大家还有啥想了解的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一、2021-2025年部分清退平台名单
• 嘉圆借(2025年):曾以「不查征信」为卖点,后期因坏账率过高停止放贷
• 来分期(2023年):趣店旗下知名平台,停止催收后母公司转型预制菜业务
• 阿里小贷(2024年):全国首家网络小贷公司,业务由网商银行承接后解散二、平台倒闭后借款人面临的现实问题
1. 借贷合同是否合法(年利率≤24%受保护)
2. 资金流水是否真实三、幸存平台的生存现状与未来趋势
• 利率全面降至24%以内
• 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四、给普通用户的理财避坑指南
1. 优先选择在地方金融管理局官网可查的持牌机构
2. 遇到「日息0.02%」宣传时要算清楚实际年化(0.02%×3657.3%)
3. 保留所有还款记录,哪怕平台APP已无法登录
·上一篇文章:2025年十大正规贷款平台权威评测:安全低息放心借
·下一篇文章:无底薪贷款平台使用指南:灵活借贷的生存法则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023yb.com/mj/21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