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贷款平台已倒闭!投资人必看的避坑指南
来源:故事之家 发布时间:2025-04-20 09:03:02 作者:张震
近年来,网贷平台经历了野蛮生长到监管整顿的剧变。红岭创投、团贷网等曾经的行业标杆接连倒下,阿里小贷等机构也因政策调整退出市场。本文将盘点真实存在的倒闭平台,剖析其暴雷原因,并给投资者提供避坑建议——哪些钱可能不用还?如何判断平台是否安全?咱们边看边聊。 说起网贷行业的"初代顶流",红岭创投必须拥有姓名。这家2009年成立的平台,当年靠着"大额标的+刚性兑付"模式,单日成交额最高冲到1.9亿。但成也萧何败萧何,2019年因坏账窟窿太大被迫清盘,57万投资人被套牢。还有个更戏剧化的案例——团贷网。巅峰时期在东莞有30多家分公司,2022年却因非法吸存被立案。拖到2024年才启动清退,投资人的钱像掉进无底洞,现在还在排队领"残羹剩饭"2。最近的大新闻是阿里小贷清算。这个2010年成立的开山鼻祖,曾是蚂蚁集团的重要板块。结果2024年2月突然宣布退场,虽然剩余业务转给网商银行,但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26。 2018-2024年间集中暴雷的平台上百家,这里列几个典型:• 善林金融:线下理财起家,全国铺了600多家门店,结果搞成非法集资,2018年轰然倒塌• 拍拍贷:最早玩小额分散模式的,扛不住监管收紧被收购• 凤凰金融:海南省政府站过台的平台,2021年说倒就倒• 来分期:校园贷起家,被学生集体投诉高利贷后凉凉还有些名字你可能听过:微贷网、麦子金服、积木盒子...这些平台要么清退转型,要么直接破产。说实话,看到这些曾经铺天盖地打广告的平台说没就没了,真有点物是人非的感觉。 仔细分析倒闭案例,发现主要有三大死穴:1. 风控形同虚设:像红岭创投这种,大额企业贷说放就放,坏账率最高飙到8%,比银行高10倍不止2. 资金池玩脱了:团贷网把投资人钱挪去炒股炒房,赶上楼市调控直接傻眼3. 利率高得离谱:比如借去花年化24%、无忧借条玩砍头息,这种平台被查是迟早的事更有些作死的操作:伪造标的、借新还旧、暴力催收...某平台甚至让员工假扮投资人刷单,这种骚操作能活下来才见鬼了25。 对投资人来说,最惨的是本金打水漂。像团贷网500多亿待收,现在能拿回三成算烧高香。但对借款人也有影响——有些老哥发现平台倒闭就赖账,结果被接盘机构起诉,反而要多付违约金。行业整体在洗牌。2024年统计显示,正常运营平台不足50家,比2018年少了90%。现在想借钱越来越难,征信稍有瑕疵直接拒贷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阵痛期过后,留下的应该都是正规军了。 如果遇到以下情况,你可以理直气壮地不还:✓ 年利率超过36%的高利贷(法律不保护超额部分)✓ 被冒用身份申请的贷款✓ 合同藏猫腻的"套路贷"✓ 已过3年诉讼期的债务比如整点钱包、妖精钱包这些被点名的平台,本身就是非法放贷。现在它们倒了,借款人反而解脱了。但要注意!正规平台的欠款还得还,别以为倒闭就能逃债。 记住这几点保命法则:1. 查牌照:在银保监会官网查备案,没金融许可证的别碰2. 看利率:年化超24%的要警惕,别被"日息万五"忽悠3. 防套路:凡是要先交会员费、保证金的,八成是骗子4. 留证据:合同、转账记录至少保存5年现在的网贷就像带刺的玫瑰,用好了能应急,乱碰会扎手。建议大家优先考虑银行产品,虽然手续麻烦点,但至少不会突然消失。如果非得用网贷,记住——收益越高风险越大,这是永恒的铁律。 说到底,投资理财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。那些承诺"保本高息"的平台,往往死得最快。咱们普通人能做的,就是守住血汗钱,别被高收益蒙了眼。毕竟,你看中的是利息,人家盯着的可是你的本金啊!
曾经的明星平台为何陨落
倒闭潮中的重灾区平台
说倒就倒的深层原因
平台暴雷后遗症
这些钱可能不用还!
怎么避开下一个雷?
·上一篇文章:贷款理财必看:如何摆脱平台骚扰保护财产安全
·下一篇文章:招行手机银行贷款平台:低息借款与理财规划实战指南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023yb.com/mj/289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