贷款必看!法律规定的最高利率你知道吗?
来源:故事之家 发布时间:2025-06-03 03:54:01 作者:张震
说到贷款,大伙最关心的肯定是利息问题。最近收到不少粉丝提问:国家到底有没有规定贷款利息的上限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,从《民法典》到最新司法解释,再到不同贷款机构的利率差异,手把手教您识别合法利息范围。重点来了!民间借贷和金融机构的利率上限可大不一样,文末还准备了3招避坑指南,保证您看完就能避开高利贷陷阱。 先上干货!根据2020年修订的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,民间借贷的司法保护利率上限已经调整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4倍。举个栗子,今年3月公布的1年期LPR是3.45%,那最高利率就是13.8%。 这里有个容易混淆的点:银行、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不受上述规定限制。不过别慌!银保监会规定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为日息万分之五,折合年化约18.25%。 上周有个粉丝发来截图,某网贷平台显示"综合年化利率35%",这明显超过法定上限。但仔细看合同才发现,平台把服务费、担保费都算进利息里了。这里要划重点:所有以利息名义收取的费用,加起来都不能超过法定上限! 别被表面数字忽悠!等额本息还款的实际利率≈月费率×22.5。比如号称月息1%,实际年利率可能高达22%以上。 重点看这三个条款: 发现利率超标,先打12378银保监投诉热线。去年就有案例,某借款人通过投诉要回多付的利息2.3万元。 遇到这几种情况要特别注意: 最后给大伙提个醒,最近多地法院开始试点利率穿透式审查,就算把费用拆分成各种名目,只要总成本超标都算违法。贷款前务必擦亮眼睛,记住那句老话:天上不会掉馅饼,低息背后藏陷阱!
一、法律白纸黑字划的红线
金融机构另有标准
二、现实中的利率迷局
三、防坑必备三大绝招
1. 学会算实际利率
2. 合同要逐字核对
3. 善用法律武器
四、特殊情况处理指南
·上一篇文章:未成年能贷款吗?这3个法律风险家长必看!
·下一篇文章:36期贷款怎么选?3个技巧帮你省心又省钱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023yb.com/zhudai/2386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