贷款核销会计分录这样做!3个实例讲透核心逻辑

贷款核销会计分录这样做!3个实例讲透核心逻辑


来源:故事之家 发布时间:2025-06-18 05:27:02  作者:张震

最近很多粉丝在后台问:贷款核销的会计分录到底怎么处理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这个问题。别小看这个会计处理,里头藏着银行风险管理的大学问。通过3个真实案例,从基础分录到复杂场景,手把手教你怎么做账。重点会讲到准备金计提核销时点确认这些关键节点,看完绝对能避开90%的常见错误。

一、贷款核销的前置准备

在动笔写分录之前,得先搞明白三个关键问题:

  • 什么时候核销?不是想核就核,得满足监管五级分类的"损失类"标准
  • 准备金够不够?贷款损失准备账户余额必须覆盖核销金额
  • 后续怎么处理?核销≠放弃债权,账销案存还得继续追偿

二、基础版会计分录(必看)

案例1:某小微企业500万贷款核销

  1. 计提准备金(每月末):
    借:资产减值损失 25万
    贷:贷款损失准备 25万
  2. 正式核销时:
    借:贷款损失准备 500万
    贷:贷款-本金 500万

注意!这里有个常见误区:核销后应收利息要单独处理。假设有30万表外利息,得做:
借:利息收入 30万
贷:应收利息 30万

贷款核销会计分录这样做!3个实例讲透核心逻辑

三、升级版处理技巧

案例2:抵押物处置后的差额核销

某房产抵押贷款800万,处置抵押物收回600万:

  • 处置时:
    借:银行存款 600万
    贷:抵债资产 800万
    资产处置损益 -200万(损失)
  • 核销差额:
    借:贷款损失准备 200万
    贷:贷款-本金 200万

这里容易踩的坑是忘记调整减值准备余额。核销后要重新测算剩余贷款的准备金充足率。

四、特殊场景处理指南

案例3:重组贷款二次核销

某笔200万重组贷款再次违约:

  1. 转回之前计提的准备金:
    借:贷款损失准备 50万
    贷:资产减值损失 50万
  2. 重新计提减值:
    借:资产减值损失 200万
    贷:贷款损失准备 200万
  3. 最终核销分录:
    借:贷款损失准备 200万
    贷:贷款-本金 200万

这种操作的关键在于贷款分类调整的时点判断,必须取得信贷部门的书面确认。

五、核销后的三大注意事项

  • 台账管理:建立专门的核销贷款登记簿,记录追偿进展
  • 税务处理:损失税前扣除需要准备完整证明材料
  • 监管报备:按季度向银保监报送核销明细

最后提醒大家,最近财政部新出的《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》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有调整,做2024年账务时要特别注意!


·上一篇文章:贷款进度咋查?手把手教你搞懂审批放款全流程
·下一篇文章:沈阳贷款公司电话哪家靠谱?这5个技巧帮你避坑!
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023yb.com/zhudai/310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