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有啥区别?这些细节可能毁了你

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有啥区别?这些细节可能毁了你


来源:故事之家 发布时间:2025-05-02 23:39:01  作者:张震

贷款路上踩坑的人不少,但很多人分不清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的区别。其实这两个罪名就像双胞胎,看似相似实则大不同!本文从真实案例切入,深入剖析两者的法律定义、定罪标准、量刑差异,教你识别贷款中的法律红线。文章不仅拆解了"提供虚假材料"和"非法占有目的"的关键差异,还整理了普通人最容易中招的3种高危行为。看完这篇,保证你能在贷款时绕开90%的法律风险。

一、这两个罪名到底啥来头?

上周老张找我诉苦,说他朋友因为"编造贷款用途"被银行起诉了。但奇怪的是,有人说是骗取贷款罪,有人咬定是贷款诈骗罪。这让我突然意识到,很多普通人对这两个罪名的认知存在严重误区。

1.1 法律定义里的猫腻

咱们先看法律条文:《刑法》175条说骗取贷款罪是"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",而192条定义的贷款诈骗罪则是"以非法占有为目的"。看到没?关键就在这个"主观目的"。

  • 骗贷罪:就像用假学历找工作,但确实想好好工作
  • 贷款诈骗:压根没打算还钱,就是来空手套白狼

1.2 真实案例引发的思考

去年杭州有个案子特别典型:小王用虚构的购销合同向银行贷款500万,但每月按时还息,最后因疫情资金链断裂。法院最终判的骗取贷款罪,为啥?关键就在他提供了还款流水,证明有还款意愿。

二、三个致命区别必须知道

那天在律所听律师朋友说,他们接的案子中,有30%的当事人根本分不清自己触犯了哪个罪名。这让我后背发凉——普通人稍有不慎就可能踩雷。

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有啥区别?这些细节可能毁了你

2.1 主观意图是分水岭

就像谈恋爱和骗婚的区别:

  1. 提供虚假材料但按时还款→可能构成骗贷罪
  2. 贷款后马上转移资产玩失踪→铁定是贷款诈骗

2.2 资金流向决定生死

有个细节特别重要:银行流水会说话!

  • 正常经营周转→倾向骗贷
  • 买奢侈品、赌博→指向诈骗

2.3 量刑差距超乎想象

同样是100万贷款:

罪名最低刑期最高刑期
骗取贷款罪3年以下7年
贷款诈骗罪5年以下无期徒刑

三、普通人最易中招的三大雷区

跟银行风控主管聊天时,他透露了三个常见陷阱:

3.1 材料美化过度

"我就稍微调了下流水..."这种想法最危险!某小微企业主把200万年收入写成500万,结果贷款逾期后被查出造假,直接入刑。

3.2 贷款用途漂移

说好买设备的钱拿去炒股,这就可能被认定"欺骗金融机构"。记住:银行会跟踪资金流向至少6个月。

3.3 担保人陷阱

帮亲戚做担保时,如果发现对方提供假资料,你可能成为共犯。去年就有案例,担保人被判承担连带责任。

四、守住法律底线的三个建议

和经侦大队的朋友吃饭时,他给了几个实用建议:

  • 材料真实度要控制在20%美化幅度内
  • 每月保留还款凭证,哪怕还最低额
  • 遇到困难主动协商,千万别失联

最后说个冷知识:根据最高法司法解释,只要在立案前偿还本息,很多情况可以免于刑事处罚。所以发现问题千万别拖着,及时补救才是王道。


·上一篇文章:消费者贷款全攻略:避坑指南+实用技巧,手把手教你选对方案
·下一篇文章:银行贷款有哪些?一文读懂选对贷款类型的技巧!
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023yb.com/zhudai/895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