贷款分为哪五级?一篇文章搞懂分类核心
来源:故事之家 发布时间:2025-05-13 19:15:02 作者:张震
很多朋友在申请贷款时,可能都听说过"五级分类"这个词,但具体是怎么回事却不太清楚。今天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这个银行内部的贷款分类体系,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征信和续贷资格的关键指标,手把手教您看懂不同风险等级背后的门道,让您在贷款路上少走弯路。 先说说这个制度是怎么来的。记得2001年那会儿,人民银行出台了个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》,把贷款分成正常、关注、次级、可疑、损失这五个级别。其实就跟医院给病人分轻重缓急一个道理,银行得随时掌握每笔贷款的健康状况。 这属于银行的"优等生",能按时还本付息,企业经营状况良好。有个做餐饮的朋友去年贷了50万,月月准时还款,这就是典型的正常类。但要注意,连续3个月按时还款才会被归入此类。 这里就开始亮黄灯了。比如遇到行业不景气,借款人的餐厅流水下降,虽然还在还款,但银行客户经理已经开始每月上门考察了。有个数据很有意思,关注类贷款转化逾期的概率比正常类高15倍。 这时候就真的出现逾期了。去年接触过教培机构老板的例子,政策调整后收入断崖下跌,逾期超过90天就被划入次级。银行这时候会启动资产保全程序,比如要求追加抵押物。 到了这个阶段,基本确定借款人丧失还款能力。有个做外贸的朋友,海外客户集体违约导致资金链断裂,虽然厂房设备还在,但变现需要时间,银行会按可回收价值的50%计提坏账。 这就是银行最头疼的"坏账"了。去年某房企暴雷后,其关联企业贷款直接被归为损失类。不过银行也不是完全放弃,核销后仍会继续追讨,有个案例显示某笔10年前的贷款通过法拍收回了8%本金。 这里头有几个关键判断标准要特别注意: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,某食品厂虽然逾期60天,但因为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质押,最终没被下调分类等级。 最近碰到个创业者,因为被划入关注类,续贷利率上浮了2个百分点,多付了十几万利息,这个教训值得警惕。 根据从业经验,总结几个实用技巧: 比如去年有家服装厂,在疫情前主动将库存布料抵押给银行,成功保住了正常类评级。 总结来看,贷款五级分类就像给企业做信用体检,了解这个机制不仅能帮助借款人提前规避风险,更能让我们在与银行打交道时掌握主动权。下次收到银行贷后检查通知时,您就知道该怎么应对了吧?
一、为什么要做贷款五级分类?
二、五级分类的详细解读
1. 正常类贷款
2. 关注类贷款
3. 次级类贷款
4. 可疑类贷款
5. 损失类贷款
三、分类标准背后的逻辑
四、对借款人的实际影响
五、维护良好信用等级指南
·上一篇文章:贷款经理平台哪家强?选对渠道省心又省力!
·下一篇文章:贷款投诉举报电话怎么找?别慌!这份维权指南请收好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023yb.com/zhudai/14143.html